75個新物種!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物種頻頻“上新”,究竟是何原因?
國家林業(yè)和草原局 2024年12月24日 10:31 北京
中國之聲近日從國家林草局獲悉,自2019年啟動體制試點算起,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已累計發(fā)現新物種75種,中國新記錄種9種,海南新記錄種19種;旗艦物種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已從2019年初的4群30只,增長至7群42只。
海南長臂猿是海南島真正的“原住居民”,是海南熱帶雨林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種;作為2至3年才能繁衍一代的海南長臂猿來說,這樣的增長速度已非常不易。一度非常少見的中華穿山甲、圓鼻巨蜥、小爪水獺等物種種群也在國家公園內穩(wěn)步壯大。物種頻頻“上新”的背后,究竟是何原因?總臺中國之聲記者王澤華近日實地探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,我們一起去那里看看。
75個新物種!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物種頻頻“上新”,國家林業(yè)和草原局,7分鐘
雨林間隱約可見的人工繩索(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供圖)
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二層的信息中心,通過大屏幕,可以看到海南長臂猿不同家庭群的一舉一動。在其中一個畫面中,雨林中一條條隱約出現的繩索吸引了記者的目光。信息中心副主任韓文濤解釋,通過拉這些人工繩索,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將海南長臂猿破碎的棲息地連接起來。事實證明,效果顯著。
韓文濤:這是因為臺風造成山體滑坡,原來是連在一起的棲息地,滑坡就隔開了。我們就給它拉了這個人工繩索,當時我們就是為了做一個實驗,看它會不會使用這個人工繩索。你看,它已經利用了我們的繩索,現在看到這些樹、藤蔓、竹子已經長起來了,原來是沒有的。我們下一步就可以把所有破碎化的棲息地,通過人工種植長臂猿喜歡吃的食源樹種,還有拉繩索,把破碎棲息地連片起來。我們還做了一些長臂猿的研究,就像通過聲音識別長臂猿,還有AI“人臉識別”,基本上已經可以識別大部分了。
海南長臂猿(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供圖)
海南長臂猿,是世界上瀕危程度最高的靈長類物種,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,全球只分布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霸王嶺片區(qū)。韓文濤表示,近年來,隨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監(jiān)測保護力度持續(xù)加大,新技術、新方法不斷上馬,這一旗艦物種多樣化的習性也越來越多地被觀測和捕捉到。
韓文濤:像以前我們都說長臂猿一下地“就死掉了”,但是不是的。比如像有的樹果子掉在地下的時候,長臂猿會一只手抓在樹上,然后伸另一只手去拿果子;它在小的樹枝上、比較矮的地方玩耍的時候,樹枝斷掉了,它會掉下來,馬上又上樹。不是講在地上像我們人這樣行走的那種,但是根據一些科研、監(jiān)控,拍到看到它有這種瞬間下地的情況。
海南智慧雨林中心大屏幕上的海南長臂猿(王澤華 攝)
在海南省林業(yè)局海南智慧雨林中心,霸王嶺片區(qū)能夠看到的畫面,在這里也一覽無余。海南智慧雨林中心工作人員何聰介紹,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已初步建立“森林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大樣地 衛(wèi)星樣地 隨機樣地 公里網格樣地”四位一體的監(jiān)測體系,建成了省級智慧管理中心、智慧雨林大數據中心平臺,加快構建“空天地”一體化綜合監(jiān)測體系。
何聰:到2025年,我們就會在國家公園部署大概4000到5000臺野保相機,每一個公里網格點會部署1到2臺,這樣的話,國家公園有什么動物出現、什么頻次,分類統(tǒng)計就可以做到更加全面。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監(jiān)測跟別的國家公園還真不一樣,一個是地形的原因,一個是植被的原因,林子很密。我們現階段還用的是基站信號,海南文昌幾顆互聯網低軌衛(wèi)星12月也發(fā)射成功了,可能未來咱們就可以用得上衛(wèi)星互聯網了,衛(wèi)星互聯網它能夠覆蓋國家公園,到了2030年,我們就要實現監(jiān)測100%全覆蓋。
劉大業(yè)向記者介紹發(fā)現穿山甲洞穴的經過(王澤華 攝)
除了新技術的應用,傳統(tǒng)的人工巡護也不可或缺。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片區(qū),記者跟隨南崖管護站護林員劉大業(yè)深入雨林,看到了一處中華穿山甲覓食留下的洞穴。劉大業(yè)說,他從事護林工作已有20多年,近年來的巡護,他每年都有新發(fā)現。
記者:這還是一個新鮮的洞口?
劉大業(yè):對,我們10月份來巡山發(fā)現的。這就是穿山甲刨食留下的洞,它喜歡吃白螞蟻,可能嗅到里面有白螞蟻窩,就刨個洞進去,吃了以后就走了。我是2000年到現在一直從事護林工作,之前我們巡山都很少見,就是最近這幾年才逐漸發(fā)現有個別洞穴,新的洞穴今年發(fā)現有兩個,基本上每年都會有新的發(fā)現。按照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提供的數據,整個分局監(jiān)測到的穿山甲數量在30只左右。說明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大、大家保護意識的提高,進山人員減少,對它們繁衍生息起到很關鍵的作用。
如劉大業(yè)所說,除了常態(tài)化巡護監(jiān)管,護林員的日常工作中也有很重要的一部分,就是與相關科研院所一同開展科研工作。調研途中,記者來到中國林業(yè)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(yè)研究所,生態(tài)工程師盧春洋介紹,近年來,科研人員圍繞國家公園不斷加大科研力度,今年9月,還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上發(fā)表了一種罕見的新物種——“金樽水玉杯”。
金樽水玉杯(中國林業(yè)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(yè)研究所供圖)
盧春洋:它是在我們尖峰首先發(fā)現的,是新物種,是一個全菌根異養(yǎng)草本植物。它是金黃色的,整體的形狀像古代的酒杯,我們?yōu)樗麨椤敖痖住薄K幕ü诖蟾啪陀幸焕迕?,生在一個非常脆弱的環(huán)境里,可能環(huán)境的稍稍破壞,哪棵樹倒掉,都可能會把它毀壞掉,一個物種可能就消失了。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保護非常得當,才能給它提供了生存的環(huán)境。之前還發(fā)現了“尖峰水玉杯”,“金樽水玉杯”是我們在尖峰嶺發(fā)現的第二個水玉杯,是我們國內的第9個種。我們目前又發(fā)現了2到3個植物新種,明年大家就可以和它們見面了。
中華瞼虎、海南小姬蛙、毛瑞線柱蘭、三絲水玉杯……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和相關科研機構、院所共同努力下,新物種、新記錄種在這里不斷涌現。海南省林業(yè)局(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)總工程師周亞東表示,自2019年啟動體制試點算起,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已累計發(fā)現新物種75種。
周亞東: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從2018年的4群29只,短短五六年的時間,它就已經上升到現在的7群42只,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。圓鼻巨蜥、中華穿山甲,還有小爪水獺都相繼發(fā)現很多種群,珍稀動植物的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。從2019年以來,我們梳理了一下,這四五年的時間,我們新發(fā)表的物種有75種,涵蓋了動物、植物、菌類等等。
圓鼻巨蜥(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供圖)
海南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、類型最多樣、保存最完好、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,是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和海南島生態(tài)安全屏障,具有國家代表性和全球保護意義。周亞東介紹,近年來,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完成了國家公園資源綜合調查與監(jiān)測(一期),陸續(xù)完成了戈氏金絲燕、中華穿山甲、圓鼻巨蜥、海南山鷓鴣、海南孔雀雉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專項調查;物種頻頻“上新”的背后,顯示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、管理和科研水平在不斷提升。
周亞東:現在發(fā)現,并不說明我們之前沒有,可能很少,我們專家看不到,而現在它的種群擴大了,通過科考就很容易發(fā)現。未來的科學考察中,我們也可能會繼續(xù)發(fā)現新的物種。國家公園建設以后,我們的保護加強了、環(huán)境質量提升了、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功能好了,科研監(jiān)測水平大幅提高了。以前長期不見的中華穿山甲,在尖峰嶺就又回來了;小爪水獺、圓鼻巨蜥對水環(huán)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,圓鼻巨蜥的英文名叫作water monitor(水的監(jiān)測器),這充分說明我們保護的成效是巨大的。
海南孔雀雉(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供圖)
來源:央視新聞客戶端
作者:王澤華 王文昌 葉飛
編輯:李圣薇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ymCnV9kKrU1ZQEK5soFbw
閱讀 182
我也說兩句 |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